报告时间:2018年4月27日,下午13:30
报告地点:新逸夫楼生命科学学院608会议室
(一)三萜代谢多样性的功能和分子机制研究
个人简介:
薛哲勇,男,1975年8月出生于浙江宁波。目前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任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甾醇皂苷代谢途径的基因挖掘和生物合成技术研究;(2)农药活性物质川楝素代谢途径的解析和生物合成技术研究;(3)传统中草药的药效成分关键酶基因的克隆,优化和代谢工程研究;(4)植物三萜环化酶的功能及其进化,水稻的三萜代谢途径以及代谢多样性产生的分子机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1项,主持转基因重大专项的任务1项,作为学术骨干参加“97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各1项。在学术期刊上发表Nature communications, New phytologist, Molecular Plant等学术论文共18篇,其中第一作者(包括并列第一)发表SCI论文5篇(累计影响因子43.22),获得授权专利5项,包括国际专利1项。
工作经历:
2014年12月-至今,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
2016年2月-2017年8月,英国John Innes Centre(JIC),代谢生物学系,博士后。
2014年1月-2015年1月,英国JIC代谢生物学系,访问学者。
2008年5月-2014年12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1998年8月-2000年8月,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生物技术所,助理农艺师。
教育经历:
2005年10月-2008年4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博士后。
2000年9月-2005年9月,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硕博,博士学位。
1994年9月-1998年7月,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系,本科/学士。
部分发表文章:
1. Zheyong Xue1, Xia Xu1, Yuan Zhou1, Yingchun Zhang, Dan Liu, LixinDuan, Xiaoquan Qi. (2018) Deficiency of a triterpene pathway results in humidity-sensitive genic male sterility in rice. Nature Communications 9(1): 604 (1co-first author). IF5year=13.092
2. Zheyong Xue1, Zhengwei Tan1, Ancheng Huang, Yuan Zhou, Juncong Sun, Xiaoning Wang, Ramesha B. Thimmappa, Michael J. Stephenson, Anne Osbourn, Xiaoquan Qi. (2018) Identification of key amino acid residues determining product specificity of 2, 3-oxdiosqualene cyclase in Oryza species. New Phytologist accepted DOI:10.1111/nph.15080 (1co-first author) IF5year=7.857
3. Zheyong Xue, Lixin Duan, Dan Liu, Jie Guo, Song Ge, Jo Dicks, Paul O ´ Ma´ille, Anne Osbourn, Xiaoquan Qi. (2012) Divergent evolution of oxidosqualene cyclases in plants. New Phytologist 193(4):1022–1038. IF5year=7.857
4. Zheyong Xue, Daying Zhi, Gangping Xue, Guangmin Xia.(2004) Enhanced salt tolerance of transgenic wheat (Tritivum aestivum L.) expressing a vacuolar Na+/H+ antiporter gene with improved grain yields in saline soils in the field and a reduced level of leaf Na+. Plant Science 167(4):849-859.
授权专利:
1. 漆小泉、薛哲勇、段礼新。异山柑子萜醇合成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专利号:ZL200810117226.4,授权日期:2011.04.20。
2. 漆小泉、薛哲勇、段礼新。帕克醇合成相关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专利号:ZL200810117225.X.,授权日期:2011.03.30。
3. 漆小泉、薛哲勇、刘丹、段礼新。一种新的三萜合成酶的功能。专利号:ZL 201110247997.7.,授权日期:2013.8.14。
4. 薛哲勇、漆小泉、孙俊聪、段礼新。一种优化三萜合酶编码基因及其应用。专利号:ZL 201310002085.2,授权日期:2014.03.26
5. 漆小泉、薛哲勇、张英春、徐霞、刘丹。一种制备育性减低植物的方法。国际号:PCT/CN2012/001546, 授权日期:2017.06.23。
(二)藤黄酸/新藤黄酸:两种潜在的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药物
个人简介:
华欣,男,1985年生人,博士,副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动物细菌病创新团队骨干成员。研究方向为抗菌新药筛选、抗菌机制研究以及动物细菌病防治,包括抗耐药细菌小分子化合物及中草药活性成分提取、分离、筛选及抗菌分子机制研究,防治奶牛乳房炎中草药研发等方面研究等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项。发表SCI文章13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6篇,累积影响因子超过19。协助培养研究生3名。获得奖励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
教育经历:
2003.09-2007.07中国药科大学 药学专业 学士;
2008.09-2014.07赢博体育平台-(中国)科技公司, 植物学专业 硕博连读;
2012.10-2013.10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汀分校 药学专业 联合培养博士。
工作经历:
2007.09-2012.09 浙江海正药业有限公司 产品研发专员;
2014.07-2016.12.31 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2014.07-至今 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博士后;
2017.01-至今 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破格晋升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和专长:
1.天然产物提取、分离、纯化:从中草药中,通过提取分离纯化等手段筛选具有抗菌或抗肿瘤等活性的单体化合物,并通过体内及体外相关实验对化合物抗菌活性进行验证。
2. 天然产物抗菌分子机制研究:利用转录组测序、蛋白质组测序等手段寻找天然产物抗菌的关键蛋白,根据计算机模拟、大分子互做、基因突变等分子生物学手段验证药物作用确切靶蛋白,从而揭示抗菌机制。
3. 抗菌新药筛选:基于FDA上市药物库、小分子化合物库以及小分子天然产物库等筛选具有直接抑菌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或与细菌定植、侵染、耐药等相关的关键蛋白的小分子抑制剂。
4. 药物递送系统:根据不同药物的理化性质,针对药物递送过程中存在的缺点,研发适合的药物递送系统,增加生物利用度。
代表论文与著作
1. Hua Xin, Yang Q, Dong Z, Zhang J, Zhang W, Wang Q, Tan S, and Smyth HD. Magnetically triggered drug release from nanoparticles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anti-tumor treatment. Drug Delivery. 2017, 24:511-518.(IF=6.402,中科院大类医学二区,小类药学二区)
2. Tan S, Dong Z, Zhang J, Efferth T, Fu Y, and Hua Xin*. Cytochrome P450 reaction phenotyping and inhibition and induction studies of pinostrobin in human liver microsomes and hepatocytes. Biomedical Chromatography. 2017, 31(6):e3888..(IF=1.613, 中科院大类生物四区,小类药学四区)
3. Hua Xin, Peng X, Tan S, Li C, Wang W, Luo M, Fu Y, Zu Y, and Smyth H. In vitro oxidative metabolism of cajaninstilbene Acid by human liver microsomes and hepatocytes: involvement of cytochrome p450 reaction phenotyping, inhibition, and induction studie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4, 62:10604-10614.(IF=3.107, 中科院大类农林科学一区,小类农业综合一区)
4. Hua Xin, Tan S, Bandara HM, Fu Y, Liu S, and Smyth HD. Externally controlled triggered-release of drug from PLGA micro and nanoparticles. PLoS One. 2014, 9: e114271.(IF=3.534,中科院大类生物三区,小类综合性三区)
5. Hua Xin, Fu YJ, Zu YG, Zhang L, Wang W, and Luo M. Determination of pinostrobin in rat plasma by LC-MS/MS: application to pharmacokinetics.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 2011, 56:841-845.(IF=2.967,中科院大类医学三区,小类药学二区)
6. Hua Xin, Fu YJ, Zu YG, Wu N, Kong Y, Li J, Peng X, and Efferth T. Plasma pharmacokinetics and tissue distribution study of cajaninstilbene acid in rat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 2010, 52:273-279.(IF=2.733,中科院大类医学三区,小类药学二区)
生命科学学院
2018年4月26日